第135屆廣交會要來了!大型客商明顯增多 這兩類商品越來越重要→→ |
|
作為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展品最多、成效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展會,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將于今年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舉辦,展覽面積、參展商和采購商規模相比往屆進一步擴大。 4月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介紹,本屆廣交會將更加具有創新活力,更趨數字化智能化,更加注重質量和標準,更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更加服務擴大交往。 王受文稱,本屆廣交會展覽面積155萬平方米,有2.86萬家企業參加出口展,其中新參展的企業超過4300家。經初步統計,已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9.3萬采購商完成預注冊,220多家頭部企業和工商機構確認組織代表團參加本次廣交會。 境外采購商有望實現新增長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在介紹境外采購商參會情況時表示,今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簽證政策優化完善,國際航班加快恢復,我們多措并舉全球招商,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境外采購商預注冊量、廣交會邀請函申請量、廣州市酒店預訂量等較上屆均明顯增長。 從數量看,截至3月31日,預注冊參會的境外采購商已達9.3萬人,并每天激增。從行業看,電子家電類、照明及電氣類、工業制造類、禮品及裝飾品類、時尚類境外采購商到會人數位居前列。從來源看,已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預注冊,排名居前列的國家包括印度、美國、尼日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德國、韓國、澳大利亞、巴西、沙特阿拉伯等。從國別地區看,美國增長13.9%,經合組織國家增長5.9%,中東國家增長61.6%,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增長69.5%,《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增長13.8%。 其中,大型客商不斷增多。全球零售250強和各國各地區大商明顯增多,美國沃爾瑪、必樂透、亞馬遜,法國歐尚、家樂福、施耐德,英國特易購、森寶利、翠豐,德國麥德隆、TEDI、歷德,瑞典宜家,日本似鳥、大創,墨西哥科佩爾等129家頭部企業確認組團參會,較上屆同期增長87%。其中美國沃爾瑪、法國歐尚、墨西哥科佩爾等3個團組人數都超過100人,日本似鳥團組人數超過200人。 儲士家稱,團組也持續增加。聯合國工發組織、中美總商會、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加中貿易理事會、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中國法國工商會、意大利企業聯合會、伊斯坦布爾商會、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澳大利亞維州建筑業協會等98個境外團組組團參會,較上屆同期增長25.6%。 據統計,廣交會創辦以來,累計參加廣交會的境外客商超過930萬人,全球合作伙伴達到195個,有力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交流和友好往來。 王受文表示,為便利境外采購商到中國參加廣交會,目前90%的駐外使領館簽證辦理發放時間縮短到4個工作日。據調研,80%以上的境外采購商對這項改進表示滿意。同時,94%的參展企業表示他們通過廣交會開拓了新的國際市場,93%的參展企業與國際同行加強了交流,掌握了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動向。 資本品和中間品越來越重要 據王受文介紹,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5500家,比上一屆增長20%。預計現場展出的新品將超過100萬件,綠色產品將超過45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將超過25萬件,比上一屆都有增長。有4000多家企業獲得過國際創新設計獎項。有超過1萬家參展企業,其研發投入在總銷售收入中占比超過10%。 王受文稱,中國參加廣交會的2.86萬家企業,都是中國外貿企業的優秀代表。其中,超過6700家外貿企業參與了國際或國內標準的制定。廣交會所有企業的共同目標,就是達到更高的質量和標準。 近年來,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化,中間品進出口占比不斷提升。據海關總署,2023年進出口中間品25.53萬億元,占整體進出口總值的61.1%,保持在歷史高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拓展中間品貿易作為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點工作。 作為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廣交會也體現了這一趨勢。 王受文稱,廣交會主要展示的是消費品,但是近年來,廣交會展示的中間品和資本品比重提高到12%。在資本品集中的機械類展區,5年展位規模增長超過50%,資本品和中間品在廣交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王受文表示:“通過廣交會等平臺,中國為全球提供了大量競爭力強、供應穩定的優質產品,助力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也增強了我們所在區域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我們做了一個調研,80%以上的參展企業通過廣交會結識了更多供應商,64%的參展企業找到了更合適的配套服務商,62%的參展企業獲得了更高效的生產替代方案。” 來源:浙江貿促綜合整理自第一財經、新浪新聞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