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浙江省商務廳
發布時間:
2022-06-07
17:28
瀏覽次數:
|
|
一、歷史沿革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批準設立,2010年3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5年省政府批準在湖州開發區設立浙江省湖州臺商投資區;2000年省政府批準設立浙江省湖州高新技術園區;2010年省政府批準設立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由省政府于1997年批準設立,2015年10月被全國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旅游度假區。2010年省政府批準設立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度假區分區;2012年省政府批準設立湖州太湖旅游休閑集聚區。2019年4月,湖州南太湖新區經省政府正式批復,按照“一個平臺、一個主體、一套班子、多塊牌子”體制架構成立新區管理機構,保持原有兩塊國家級牌子不變,同步撤銷省級以下產業平臺牌子。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浙江省湖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湖州臺商投資區、湖州太湖旅游休閑集聚區、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度假區分區等產業平臺牌子不再保留,新區繼續保留并管理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 二、開發區域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控制總面積225平方公里??臻g范圍包括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全部區域,湖州市吳興區環渚街道5個村,以及長興縣境內的部分弁山山體。托管管理范圍包括湖州市吳興區鳳凰街道、康山街道、龍溪街道、仁皇山街道、濱湖街道、楊家埠街道,環渚街道的5個村,以及長興縣境內的部分弁山山體。 三、機構設置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履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管理職能。管委會設置內設機構11個,分別是辦公室(掛人大工作辦公室牌子)、黨群工作部、政法委員會、經濟發展局(掛科技局、統計局牌子)、財政局(掛審計局、金融工作辦公室牌子)、建設發展局、社會發展局、投資促進局、旅游發展局、應急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 四、發展概況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自成立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主動對標一流開發區,著力打造全國踐行“兩山”理念示范區、長三角區域發展重要增長極、浙北高端產業集聚地、南太湖地區美麗宜居新城區。2020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8.9億元,增長3.9%;財政收入60億元,增長15.7%;地方財政收入35.1億元,增長11.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2.7億元,增長7.4%;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60.9億元,增長5.1%;完成合同外資5.31億美元,實到外資1.1億美元。 五、重點產業鏈 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堅持生態化、高端化、引領性,積極構建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生命健康三大先進制造業和休閑旅游為引領的“3+1”主導產業集群,著力培育N個未來新興增長點,推動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①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作為國際電動車新型鋰電池(ABAA)會議永久會址,依托微宏、安達等龍頭企業,壯大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基礎,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集成化的發展趨勢,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完善上下游配套產業鏈,并逐步延伸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下游汽車后市場領域,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等創新科技領域,力爭在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2020年,新能源汽車與關鍵零部件產業擁有規上企業15家,產值達到33.3億元,規上工業利稅0.49億元。②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依托電子基材、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關鍵元器件領域的產業基礎,在助力見聞錄、佳格電子、華飛電子、芯啟源、久盛電氣等新區內掌握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基礎上,聚焦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大產業方向,大力招引行業上下游龍頭企業,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建立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體系。③生命健康產業:依托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湖州營養與健康產業創新中心、湖州工業生物技術中心等創新服務平臺,以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主要載體,加強與上海、蘇州等地或海外高科技園區生物醫藥及相關產業的對接合作,吸引海外歸國人才、領軍人才進駐創業;重點發展醫藥制造、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和營養保健等領域,加強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積極發展CRO、CDMO、CSO等醫藥外包組織。2020年,生命健康產業擁有規上企業21家,產值達到35.9億元,規上工業利稅1.23億元。④休閑旅游產業:依托影視城、博物館群等文化旅游資源,太湖、長田漾等生態度假資源和極限運動大賽、帆船錦標賽等體育賽事經濟資源,重點融合體育、創意、主題等元素,大力打開旅游年輕化新格局。以“體育+”“創意+”“主題+”為三大主要發展方向,全面結合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和個性體驗,建立與年輕人同頻共振的時尚水城,推動旅游業“全方位、全時空、全要素”發展。⑤高端裝備產業:依托永興特鋼、辛子精工等高端裝備產業的龍頭骨干企業,截止2020年底,已集聚63家規上企業,產值達到72.7億元。目前,高端裝備產業已延伸至電力設備、航空航天裝備、環保裝備等多個行業。接下來,將加快推進浙大綠色智造研究院、加拿大工程院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研究院的投入運營,為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奠定人才和技術儲備基礎,使高端裝備產業步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開發區處供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