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浙江省商務廳
發布時間:
2022-06-28
17:31
瀏覽次數:
|
|
一、歷史沿革 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位于開化縣南郊,距縣城3公里,成立于2001年,原名“開化經濟開發區”。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省政府批準,確定為省級工業園區,并更名為“浙江開化工業園區”,批準規劃面積1.79平方公里(國土資源部審核面積1.12平方公里),委托管理規劃總建設面積13.52平方公里(分新安、朝陽和楊村三個片區,其中新安片區7.36平方公里,朝陽片區2.66平方公里,楊村片區3.5平方公里)。2020年11月,整合提升為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 二、開發區域 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由開化工業園區、鄉鎮工業功能區、特色小鎮等地塊整合設立而來,規劃用地面積13.08平方公里。通過整合,形成智慧大健康產業園和新材料新裝備產業園“一區二片”的特色產業格局。四至范圍為智慧大健康產業園7.56平方公里:東至馬金溪與山體,南至馬金溪與城白線,西至山體,北至馬金溪與山體;新材料新裝備產業園5.52平方公里:東至楊村園區規劃支路,南至山體,西至九景衢鐵路與山體,北至山體與華白線。 三、機構設置 根據縣委辦[2014]48號文件、開編委[2016]46號文件以及開編委[2019]9號文件確定浙江開化工業園區管委會為開化縣政府的派出機構,為正科級,由開化縣政府授權,負責工業園區的規劃、征收、開發、經營,管理、招商引資工作,內設綜合科、經濟發展服務科、招商分局、安全環保科、黨建工作辦公室等5個科室。管委會下設1個事業單位(開編委[2020]49號),開化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服務中心。【縣委編辦已審定開發區三定方案,近期將通過縣委常委會后予以印發,擬確定中共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縣委、縣政府派出機構,規格為正科級;掛中共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牌子;內設黨政綜合辦、投資促進科、經濟發展科、規劃管理科、安全環保科(應急管理站)等5個科室。下設1個事業單位為開發區建設服務中心。】 四、發展概況 浙江開化經濟開發區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平臺、主引擎,主要發展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大健康、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輕工機械等產業。2020年,正常生產企業180家,其中規上企業53家,產值10億元級企業2家,產值億元級企業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全年經開區規上工業總產值62.5億元,占全縣產值比重為65.6%,完成企業“小升規”17家。建筑業企業29家,其中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9家,實現產值30.84億元,占全縣40.39%。貿易企業295家(其中限上貿易企業4家)實現銷售收入12.9億元億元。服務業企業561家(其中限上服務業4家),共實現銷售收入21.7億元。近年來,全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新能源、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地位更加凸顯,其中,新能源產業集聚13家規上企業,依托泰恒新能源、矽盛電子和泰明新能源等龍頭企業,2020年全產業實現產值24.58億元;新材料產業依托元通硅業、胡涂硅等龍頭企業,2020年全產業實現產值19.61億元。 五、重點產業鏈 一是以數字經濟為引領,通過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互聯網+”“標準化+”“機器人+”“工業設計+”等行動,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集聚培育,將智慧大健康、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等產業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深度融合,引入一批行業高端制造和配套企業以及互聯網企業(機構)、平臺和項目,構建新舊動能轉換新體系。二是依托朝陽健康城,建設一批多層次多功能的特色小鎮和生態工業產業園,通過培育發展科研康復、康體旅游、運動休閑等美麗經濟,引導大項目、大產業、大企業集聚,提升開發區經濟實力,促進產城融合,打造城市經濟平臺。三是促進泰恒新能源、泰明光伏、矽盛電子等龍頭企業發展,圍繞光伏電池組件、光伏系統集成“強鏈”“補鏈”,構建完整的光伏發電產業鏈。四是以新材料新裝備產業園作為開化“產業強縣”和生態工業平臺的主戰場,通過“退散進集”推進原有企業搬遷改造,引進優質企業入駐,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新型硅基材料、智能化高中低壓電器裝備、新裝備制造等產業,配套發展智驛小鎮、現代物流、小微企業等新業態新模式。通過數字經濟為智慧大健康、新材料裝備和新能源產業賦能,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努力建設生態經濟發展高地。 (開發區處供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