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經濟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浙江省商務廳
發布時間:
2022-06-24
17:22
瀏覽次數:
|
|
一、歷史沿革 嵊州經濟開發區創建于1992年,1994年7月被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經數次整合后面積為233.11平方公里,范圍包括:核準區域面積17.31平方公里、就近整合區域19.32平方公里(浦口二期和三塘)、異地整合區域196.48平方公里(包括甘霖、長樂、崇仁、三界、黃澤和領帶、三江工業功能區)。2014年,開發區與浦口街道合署辦公。2020年5月15日,按照市委市政府改革提升的決策部署要求對開發區核心區塊進行整合提升,將浦口街道、剡湖街道和三江街道的工業園區部分并入,核心區域面積約為138平方公里。2021年5月,通過進一步體制機制調整,將高新園區(三界鎮)的高新工業園區部分并入嵊州經濟開發區,整合成為浙江嵊州經濟開發區(嵊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二、開發區域 嵊州經濟開發區包含了浦口街道、三江街道(不含高鐵新城管委會管理的區域)、剡湖街道城北工業區和高新園區,核心區域面積約138平方公里,總人口22萬,轄33個行政村(社區),5個城市社區,總人口約22.3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約11.35萬人,流動人口約11萬。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擁有上三高速、甬金高速“十”字相交的黃金交通優勢,104國道、527國道、37省道貫穿全境,與杭、甬、溫、金四大都市圈緊密相連。杭紹臺高鐵、金甬鐵路、杭紹臺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工程都已動工建設,2021年將擁有一個港口、兩條鐵路、三條高速、兩條國道,兩個高鐵客運站、一個鐵路貨運站,將進入杭州30分鐘經濟圈、上海60分鐘經濟圈,長三角主要城市90分鐘經濟圈,周邊還集聚四個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義烏機場、上海虹橋機場-2小時高速車程),將成為浙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三、機構設置 嵊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為正科級,簡稱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職責是負責開發區的招商引資、科技人才項目引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工業項目備案、核準、審核(審批)和建設期間的企業管理服務;涉及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各項數據的匯總分析和上報工作;土地征遷、供地計劃的制定和征遷等資金保障工作;土地出讓工作和已出讓土地批后監管工作;開發區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工程建設管理工作;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和下屬國有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截至2021年5月嵊州開發區管委會設置內設機構 7個,分別為: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招商辦公室、自然資源和規劃辦公室、建設辦公室、投資審批服務中心和社會事務辦公室(掛安全監督辦公室牌子)。機關黨組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黨的建設、群團工作,日常工作由黨政辦公室承擔。開發區管委會下設事業單位嵊州經濟開發區招商投資促進中心。 開發區管委會成立嵊州市經濟開發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設11個下屬子公司。其中嵊州市經濟開發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設機構9個,分別是綜合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計劃財務部、融資管理部、工程建設部、工程內審部、資產經營部、物業管理部和法務管理部。下屬子公司分別是嵊州市經濟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嵊州市經濟開發區東方投資有限公司、嵊州市經濟開發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嵊州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嵊州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嵊州市黃澤江水利綜合整治有限公司、嵊州經濟開發區新農村建設有限公司、嵊州市經濟開發區艇湖新興產業園建設有限公司、嵊州市東開光電有限公司、嵊州市城東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嵊州市城北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四、發展概況 嵊州開發區核心區域涵蓋了我市大部分優質經濟發展資源和科技創新資源。2020年底共有工業企業2386家,規上企業341家,其中上市公司5家(新光藥業、迪貝電氣、昂利康制藥、帥豐電器和億田智能廚房);過會1家(新中港熱能);上市報會1家(盛泰色織);全區核心區域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產值308.9億元,同比增長0.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5億元,其中工業性有效投資18.7億元;財政總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8.6%;一般預算公共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6.5%。在2019年度浙江省經濟開發區考評中排名全省第八,前進四位;嵊州高端智能廚電集群產業鏈入選浙江省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示范單位;成功入選浙江省美麗園區示范名單。 五、重點產業鏈 開發區產業集群基礎扎實、特色明顯,已經形成領帶服飾、智能電機、智能廚電、高端裝備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現代制造業產業集群。區域性科技創新體系已初步形成,擁有嵊州微特電機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嵊州廚具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浙江省嵊州廚具電器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浙江省嵊州市真絲·領帶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功培育了一批以巴貝工廠化養蠶和億田浙江制造為代表的傳統行業智能升級標桿企業,億田電器于2017年榮獲省政府質量獎,盛泰集團、特種電機2家企業于2018年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2020年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比重達45%以上。領帶服飾:擁有相關企業1000多家,規上企業153家,2020年工業總產值88.8億元,已有盛泰服飾、巴貝集團等龍頭企業。領帶產量穩居全球首位,產值占全國90%、全球60%,相繼被評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飾)。2019年在杭州舉辦的全國“雙創周”上,工廠化養蠶項目入選全國十大顛覆性創新榜單,得到李克強總理點贊,為“中國絲高地”的建設吹響號角。智能電機:擁有規上企業224家,上市公司1家,2020年工業總產值145億元,已有迪貝電氣、特種電機等龍頭企業。電機生產企業產品以小功率電機為主,有高效節能電機、特種電機等100多個系列,1000多個品種,生產占全國30%,是“全國小功率電機生產基地”、“浙江省微特電機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及國內電機沖片、定子、轉子專業生產基地。智能廚電:擁有集成灶企業300多家,規上企業106家,上市公司2家,2020年工業總產值76.5億元,已有億田智能廚房和帥豐電器兩家上市公司。廚具整機及配套產量占全國30%,集成灶產銷量占全國65%,智能廚電產業已連續五年保持30%的復合增長,“集成灶·嵊州造”的區域品牌持續唱響,集成廚具向集成廚房轉變的態勢逐步形成,真正實現嵊州廚具產業“一小時配套、零庫存生產”。高端裝備及零部件:擁有規上企業48家,2020年工業總產值25.8億元,以萬豐科技、萬能彈簧等企業為龍頭推動智能裝備產業聚集,以生產數控鍛壓機床、紡織印染機械、粉粹機械、地熱能利用裝備、汽車配件為主,已成功引進彩印自動化、智能機器人、安防設備配件、精密加工部件等先進企業,形成了以旭昌昇、海威汽車、萬豐科技、豐利粉碎、三禾紡織等以一批企業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部分企業已成為細分行業的領軍者,是全國粉碎設備生產基地之一,全國三大鏈輪出口基地之一。生物醫藥:城北生命健康產業園共有生物醫藥企業18家,其中規上企業12家,上市公司2家,2020年工業總產值24.8億元,已有昂利康、康牧藥業等龍頭企業。生物醫藥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為主導,以現代中藥新劑型研發為輔,配套各類醫藥用包裝材料的醫藥產業體系,初步建設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目前,已簽約落戶長鴻生物、科元ABS、貝達藥業、浙江醫藥等一批生物醫藥、新材料項目,總投資超百億。 開發區作為嵊州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通道大灣區建設等機遇,加快國家級開發區創建步伐,全力打造工業產業新高地,進一步提升領帶服飾、智能電機、智能廚電、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五大基礎產業集群,承擔起嵊州“5+5”制造業集群最主要的培育任務,重點布局5G萬畝千億通道產業園、艇湖新興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智能廚具產業園、聯甬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領尚小鎮七大板塊,以七星合圍之勢重構園區發展騰飛版圖,形成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輪驅動的產業格局,計劃通過3-5年的努力,工業總產值超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爭創成為國家級開發區,著力打造1個省級萬畝千億平臺,一批規上工業產值超百億的產業園。5G萬畝千億通道產業園:圍繞打造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通過5年努力,培育1個數字5G千億產業集群為目標,完成5G產業規劃編制,成立5G產業創投基金聯盟,打造5G生態圈。今年3月份已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嵊州“5G數字化產業”高峰論壇,全力推進晶越半導體、金達視訊、深圳建升5G基站配套等5G產業項目建設,全產業鏈構建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LED模組、5G基站為核心的數字化產業體系,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300億元。艇湖新興產業園:圍繞打造首位度最高的科產城融合示范區,高標準實施園區規劃,加快雙創大樓、第二人民醫院、能源站、基礎設施EPC、艇湖科技城項目建設,推動優質中學教育項目落地建設,完成艇湖東路、九路、官俞路等路網建設,科學布局地下管網,完成園區城中村拆遷,完善5G通信網絡,推進5G智慧燈桿、排澇站、防洪堤壩與景觀工程建設。重點瞄準M0工業、總部型經濟、綠色經濟等高新業態進行產業布局,推進中國唐詩之城、金達視訊等產業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00億元。生命健康產業園:圍繞打造百億生命健康產業園,制定并實施安全整治提升改造方案,大力開展非化工醫藥行業整治,以大面積低效用地廠房騰籠換鳥為突破,以點帶面、連片整治提升。推進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嚴把項目準入關,加快長鴻生物、貝達藥業、來益生物等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400億元。智能廚具產業園:圍繞打造“中國智能廚房”,加快推進億田、帥豐電器、森歌智能廚具項目建成投產,全力支持廚具產業鏈企業騰籠換鳥產業園低效用地,積極引導上市企業資本并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引領廚具產業向智能廚房轉型,并梯隊培育森歌等一批上市后備力量,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50億元。聯甬產業園:圍繞打造承載力最強的紹甬合作先行區,積極承接寧波優質溢出產業的轉移,推進浙江精領智造、波璞瀾電氣、乾鄴精密等7個總投資13.5億元的寧波優質溢出產業項目建設,以旭昌昇、海威汽車、定陽新材料等項目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200億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積極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重點招引先進智能制造裝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老板電器、迪貝電氣等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50億元。領尚小鎮:圍繞打造“中國絲高地”,加快推進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以巴貝工廠化養蠶項目陌桑高科二期項目為引領,全產業鏈培育,加快形成絲綢全產業鏈集群,加強同中絲集團等央企的交流合作,建設繭絲綢網上交易中心,力爭到2025年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00億元。 (開發區處供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