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浙江省商務廳
發布時間:
2022-06-23
15:30
瀏覽次數:
|
|
一、歷史沿革 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成立于1991年6月,原稱為浙江省普陀東港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11月經浙江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6年3月更名為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 二、開發區域 根據浙政辦函〔2014〕88號文件,通過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深化整合提升工作方案。整合提升后的核準面積為93.54平方公里,范圍包括:六橫、蝦峙高端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區(61.97平方公里);沈家門綜合服務業區塊(6.9平方公里);東港現代商貿服務業區塊(17.8平方公里);展茅臨港產業區塊(6.87平方公里)。 三、機構設置 2016年,舟山市普陀區委、區政府印發《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普黨政辦〔2016〕129號),確定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普陀區政府派出的正科級行政機構,經區政府授權負責普陀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浙江普陀經開區管委會內設辦公室、招商部、經濟發展部、開發建設部、圍墾工程部等5個部門,下設企業綜合服務中心1個事業單位(舟普編辦〔2020〕14號)。 四、發展概況 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自成立以來,作為全區重要經濟產業平臺,截至2020年底,全年實現財政收入36.8億元,同比增長2.97%;規上工業總產值217.3億元,同比增長0.2%;規上工業增加值59.5億元,同比增長1.9%;實際利用外資9003萬美元,同比增長815%。 近年來,普陀經開區項目招引總體呈現層次高、質量好、前景廣的良好態勢。其中2020年引進20-50億元級重大產業項目2個,分別是投資60億元的東白蓮油品儲運基地項目和投資22億元的青山金缽盂島臨港產業園項目;10-20億元級重大產業項目2個,分別是投資15億元的中水股份金槍魚捕撈基地項目和投資10億元的深圳撲浪創新量子點膜項目。其中金缽盂臨港產業項目,是近年來招引為數不多的優質先進制造業項目,這一項目的落地將極大推動我區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五、重點產業鏈 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重點圍繞海洋生物醫藥(生物肽)、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電子信息、智慧清潔能源等產業定位,加快打造產業集群,加強產業梯級培育,重點引進“鏈主”企業、龍頭企業。一是以海洋肽為突破口,提高原料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助推園區水產加工企業加速轉型升級。重點引進海洋魚類蛋白源肽研發與應用項目、東海海洋生物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等研發類項目2個,豐宇海洋肽產業園、海欣海洋肽、華超海洋生物多肽等生產類、銷售類項目5個,“研、產、銷”一體的海洋肽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二是重點招引船舶智能導航通信設備、海洋精細監檢測設備、海洋工程和現代漁業工程高端裝備等產業項目,通過技術引進、合作、聯合開發等方式打造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電子信息集聚區。目前已引進浙江海洋衛星通導產業園項目、極海海洋產業一體化項目、深圳撲浪創新量子點膜項目等多個科技含量高、引領帶動強的十億級產業項目。三是扶持船舶修造業向“高端造船、精品修船”轉型。成功打造全國綠色修船基地,萬邦永躍獲得全國唯一“綠色修船示范企業”稱號;大力推進脫硫塔安裝等高標準、高附加值修船業務,目前已完成脫硫塔安裝業務182艘,壓載水系統改裝業務195艘,船舶修理業規上工業產值實現高速增長;外輪修造產值占全市的60%、全國的23%。 (開發區處供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