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經濟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浙江省商務廳
發布時間:
2022-06-16
20:07
瀏覽次數:
|
|
一、歷史沿革 浙江蒼南工業園區前身為初建于1998年的蒼南靈溪特色工業園區,于2003年經溫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建立溫州靈江山海協作園區。2006年3月6日,浙江蒼南工業園區(溫州靈江山海協作示范區)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06〕31號)批準成立,并于4月17日經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正式升格為省級開發區(園區),規劃面積2.41平方公里,四至范圍:西至蒼南大道,北至104國道,東至經三路,南至玉靈路。2006年8月5日,經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浙江蒼南工業園區(溫州靈江山海協作示范區)管理委員會(蒼委發〔2006〕77號),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行機制。2010年11月2日,因規劃建設需要,浙江蒼南工業園區經縣政府同意對原規劃進行調整和修正(蒼政發〔2010〕185號),控制性規劃面積6.7平方公里,概念性規劃面積達12.7平方公里,四至:東至龍港市交界,西至蒼南大道,北至平陽縣縣界,南至靈龍大道。2016年10月20日,浙江蒼南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蒼南縣工業園管理委員會(蒼編〔2016〕42號),后于2019年1月8日又更名為蒼南縣工業園區建設中心(溫市編〔2019〕11號),并延用至今。 二、開發區域 2020年11月19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整合設立浙江蒼南等經濟開發區的復函》(浙政辦函〔2020〕73號)文件,正式同意整合設立浙江蒼南經濟開發區,實行省級經濟開發區政策。浙江蒼南經濟開發區分3個區塊,規劃總面積達14.81平方公里。 靈溪區塊規劃面積9.82平方公里,四至范圍:東至臺北路、和平大道,南至玉蒼路、惠達路、江濱路、海潮路,西至錦繡路、規劃二路、蒼南大道,北至環城北路、站南路。 馬站區塊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四至范圍:東至232省道,南至工業環路,西至通港南路,北至沿浦河。 金錢宜區塊規劃面積2.75平方公里,四至范圍:東至宜山梁宅村、錢庫文鑫河、金鄉老龍金公路,南至金鄉東昇路,西至宜山龍金運河、錢庫龍金大道、金鄉陽美村,北至龍港市薛家橋村。 三、機構設置 2020年4月30日,《蒼南縣工業園區建設中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蒼編〔2020〕23號)確定,蒼南縣工業園區建設中心為縣政府直屬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正科級,職責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溫州市委和蒼南縣委關于蒼南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蒼南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等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單位內設9個科室,包括綜合科、黨群科、社會綜治科、重大項目管理科、經濟發展科、招商服務科、規劃建設科、土地利用科、房屋征收科。單位下屬2個國有企業(公投集團委托代管),包括蒼南縣臺商小鎮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溫州靈江山海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主要職責是受縣政府委托承擔政府指定的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當前主要負責縣工業園區范圍的開發建設、企業管理等相關工作。 2021年5月,縣委縣政府明確浙江蒼南經濟開發區管理機構名稱為浙江蒼南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機構規格為正科級),作為縣政府派出機構,報市委編委會審批。根據《中共浙江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規范開發區(園區)管理機構促進開發區(園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浙編〔2020〕45 號)等文件精神,擬內設5個科室1個中心,包括綜合科、經濟發展科、招商服務科、規劃管理科、工程管理科,下設名稱為浙江蒼南經濟開發區建設服務中心。 四、發展概況 省級開發區獲批之前,單位轄區范圍主要為蒼南縣工業園區為主,控制性規劃面積6.7平方公里。現有企業353家,規上企業達63家,其中,天信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是金卡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旗下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1家(熊貓乳業,實現A股上市蒼南零的突破),香港上市企業1家(蒼南儀表),新三版企業4家(分別為科暢電子、碼尚科技、華正包裝、百菲乳業),新四版企業1家(格瑤電子);簽訂香港IPO上市協議企業1家(維融科技,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2020年,蒼南工業園區已納入統計的53家規上企業實現生產總值45.78億元,同比增長5.44%;完成固定資產有效投資16.76億元(其中工業性投資5.46億元);投入R&D經費1.67億元,占比超3.9%;技改累計完成8557萬元;完成省外到位資金6.8億元。 五、重點產業鏈 省級開發區獲批之前,蒼南工業園區以打造“數字園區、智慧園區”為戰略目標,始終堅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深化融合發展理念,以新興塑編行業和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具體包含塑編包裝、智能制造、微電子制造、創客類經濟等分項。批復后,浙江蒼南經濟開發區以蒼南縣工業園區為核心,融合縣城新區部分區域、靈溪鎮浙閩省際專業市場群,形成蒼南縣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通過整合馬站區塊-蒼南縣綠能小鎮(核電主產區、小鎮發展區)與金錢宜區塊-金錢宜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的經濟開發區空間格局。 其中,靈溪區塊主要集聚發展高新技術、電子科技、數字經濟等產業,做強做優蒼南專業市場,培育全國產易市場前十位,與縣城城市建設相融合,形成蒼南經濟開發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馬站區塊主要聚焦發展核電及關聯產業,現代服務業。金錢宜區塊主要重點提升行業產品設計能力和科技含量,致力打造中國針紡織產業轉型提升、融合發展示范區;包裝材料、不干膠新材料產業生產基地;箱包、塑膜軟包裝等提升生態型產業集聚區。 (開發區處供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