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經濟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浙江省商務廳
發布時間:
2022-06-10
11:42
瀏覽次數:
|
|
一、歷史沿革 桐廬經濟開發區1994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9年整合提升后總面積達141.3平方公里,鳳川-江南工業區納入開發區核心區范圍,核心區擴大至約30平方公里。2012年12月,經杭州市政府批準在開發區核心區成立“富春江科技城”,規劃面積30.8平方公里。2018年,鳳川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后,確定規劃面積為19.4平方公里。先后榮獲“浙江省出口創匯先進開發區”、“環境競爭力十強開發區”、“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2014浙江領軍智慧新城”、“2015浙江‘智慧園區’示范開發區”等榮譽。 二、開發區域 根據省市開發區整合提升指導意見,將富春江機械工業功能區、城南街道青山工業功能區、江南鎮工業功能區一并納入桐廬經濟開發區管轄范圍,形成“1+1”的空間布局,即1個新桐廬經濟開發區主平臺(包含城南街道工業發展核心區、江南鎮及原桐廬經濟開發區主平臺)+1個分片區(富春江鎮工業發展核心平臺)。整合后的開發區規劃總面積為56.97平方公里,其中主平臺48.81平方公里(涉及到江南鎮15.4平方公里,城南街道15.6平方公里),富春江鎮分片區8.16平方公里。 三、機構設置 浙江省桐廬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桐廬縣委、縣政府派出機構,代表桐廬縣委、縣政府對桐廬經濟開發區統一履行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項管理職能。截至2021年6月桐廬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設置內設機構 6個,分別為: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局、財政審計局、招商服務局、規劃建設局、社會事務局。 開發區管委會成立桐廬經濟開發區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桐廬縣富春科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和桐廬新城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國有企業)。 四、發展概況 桐廬經濟開發區自成立以來,堅持以打造“生態、風情、智慧城”為目標,秉承“不以規模拼大小、精致有效比特色”發展理念,強化科學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后勁;強化科技創新、注重環境保護,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跨越,已形成較大的經濟規模和明顯的產業特色。2020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47.1億元,固定資產109.92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2.67億元,同比增長13.19%;財政收入44.3億元;規模工業企業達到215家。 五、重點產業鏈 桐廬經濟開發區堅持從拉長產業鏈、打造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入手,加快培育主導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產業崛起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優勢企業不斷涌現,已形成海康威視、千芝雅、康基醫療、施強藥業、艾羅能源等一批鏈主企業和里德電子、艾羅能源等一批富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初步形成快遞物流高端裝備、電子安防信息、衛生醫藥醫療器械、新材料新能源“1+3”主導產業格局。 快遞物流高端裝備:積極承接富春未來城、快遞發展中心兩大平臺的快遞制造業產業回歸項目,加強與快遞頭部企業的對接聯系,已招引落地100-500KG渦噴航空發動機項目、年產2000套智能汽車零部件項目(杭廂)、年產15000套高端智能物流裝備與機器人技術生產線項目(聯亞)、快遞綠色包裝(三恒、益誠)等項目,快遞物流高端裝備產業鏈日益完整。 電子信息產業:依托省級特色小鎮—智慧安防小鎮,充分發揮海康威視帶動效應,緊盯安防電子、通信設備、智能制造、物聯網應用等領域,全力開展產業鏈招商,目前累計集聚電子安防類配套企業30余家,招引落戶里德通信、勵升科技、源展電子、億美科技等一批產業鏈配套研發、生產和服務類項目,成為首條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鏈,智慧安防小鎮上榜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成為第一類小鎮。 衛生醫藥醫療器械產業:依托中國微創外科器械小鎮核心區、省級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及桐廬本土醫療器械產業基礎,強化龍頭引領,培育醫療器械產業鏈,實施“制造、銷售”兩輪驅動,抓好醫療器械銷售平臺搭建和銷售公司招引回歸工作。目前已集聚華潤三九、修正健康、施強制藥等醫藥龍頭企業以及康基、邁瑞等一批醫療器械明星企業。其中:康基醫療發展勢頭迅猛,已經成功于港股上市,實現開發區(科技城)上市企業零的突破。 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引進并運行張澤院士領銜的浙江省科創新材料研究院、浙大高溫合金研究所等一批高端研發平臺,著力構建“研究院(實驗室)+產業化”模式的全產業鏈生態創新體,推進高溫合金材料、低溫絕熱材料、太陽能光伏、鎳產業等高端化發展,集聚了艾羅能源、富士達等一批科技型成長型重點企業。 (開發區處供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