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
|
信息來源:
貿促會
發布時間:
2022-01-18
10:54
瀏覽次數:
|
|
1.1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情況介紹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1994年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被國務院列為浙江省首家設在縣域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4年升級為產城融合示范區,2015年入選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并入選浙江省首批國際產業合作園,2018年入選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授牌15個省級特色小鎮,開發區新能源小鎮位列其中,成為首批高端制造類小鎮。2020年,獲浙江省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示范單位(新能源智能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浙江省美麗園區示范園區和第三批浙江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平臺);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爭先進位,進入全國百強國家級開發區。截止2020年底,孕育培養了10家上市企業,新三板上市企業38家。 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長三角中心腹地,西依天目,東望太湖,與主城區無縫銜接,管轄面積116.25平方公里,核心區塊101.25平方公里。開發區含“43321”交通要道,4條高速(杭寧、申蘇浙皖、杭長、申嘉湖)、3條高鐵(杭寧、商合杭、滬蘇湖),3條鐵路(杭宣、長牛、新長),2條國道(104、318),1條黃金水道(長湖申運河)在此交匯。高鐵長興站位于轄區范圍內,緊鄰浦東、虹橋、蕭山、祿口四大國際機場及上海、寧波、乍浦三大國際港口,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長三角大中城市均在1.5小時交通圈內。 1.2主導產業 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開發區“二次創業”奮斗目標及“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國字號開發區”的要求,近年來,開發區通過整合提升、外引內育,全力打造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標志性產業鏈,培育發展新能源、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和數字產業為主的“1+4”產業集群。截止2020年底,轄區內共有規上工業企業303家。 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按照“整車帶動、配套驅動”發展路徑,已形成以整車為引領,控制系統、驅動系統、汽車底盤、車身等關鍵零部件為配套,集研發、設計、制造、貿易和運營為一體的產業集群。2018年2月,引進總投資326億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及變速器項目,目前已正式運營投產。 新能源產業:目前已形成電池研發、生產組裝、原輔材料加工、零配件制造、銷售以及廢舊電池回收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擁有“天能、超威、浙能、愛康、太湖能谷、柯銳世、捷威、大象新能源、香河昆侖、中化藍天”等一批國內外知名蓄電池品牌,擁有“天能國家級技術中心”、“超威電源研究院”、“天能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究院”、“中俄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等四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目前,共有天能集團、超威集團、柯銳世等規上企業28家。 智能裝備產業:目前開發區擁有諾力機械、八環軸承、吉祥鋁業、德瑪克科技、中德機械、天衣機械等細分行業龍頭企業35多家,涉及搬運設備、電機制造、驅動部件、紡織機械、金屬制品、電氣電纜等產品門類。其中諾力機械已主板上市,是目前國內倉儲物流裝備行業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手動液壓搬運車輛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連續多年位居行業第一。區內還有有海信空調1家龍頭企業及國恩塑業、德爾福等近30家配套企業,具備年產250萬套變頻空調的生產能力。 生物醫藥產業: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功能保健食品等大健康產業重點領域項目均已突破。早期入駐的長興制藥、艾格生物和金巴開等代表性企業運行良好,五位國家級領軍人才專家實施的三葉草生物醫藥項目已投入生產,耐利制藥設備、賽凱生物、康源[Yi1][2]等在建項目推進順利。三葉草致力于抗體、受體類現代靶向生物制藥的研發及產業化,特別是正在研發的“S-三聚體”新冠疫苗預計2022年初能夠順利上市。同源康生物醫藥主要從事最新抗腫瘤創新藥的開發,包括全球最好的三代肺癌藥和全球首例EGFR耐藥后腫瘤腦轉移創新藥。 數字產業:重點圍繞電子元器件、軟件應用服務(電子商務、嵌入式軟件)、數據的存儲與處理(大數據與云服務),大力發展有園區特色的數字產業,重點企業有集邁科、中晶科技、太湖遠大、合利光電、華普永明等,主要下游客戶有上海電氣、飛利浦照明、歐普照明、美的照明、海爾、海信等。 1+4產業代表性企業: 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 吉利長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長興吉利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 均勝電子、 日本化藥、 復興捷威 新能源產業: 天能、 超威、 復星捷威、 柯銳世 愛康科技 智能裝備產業: 諾力機械、 德瑪克、 海信、 金麥特、 松德刀具 生物醫藥產業: 長興制藥(華海藥業) 同源康 三葉草生物制藥 艾格生物 金巴開 數字產業: 集邁科、 中晶科技、 太湖遠大、 華普永明、 泛亞照明 1.3 現代物流園 現代物流園依托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以打造“鐵公水”多式聯運中心(鐵路長興南貨場、公路港、“鐵公水”港口)為基礎,全力深化打造“長三角區域物流中心”,致力于服務本地制造業企業,輻射整個長三角區域。 鐵路長興南貨場總占地面積505畝,總投資5.45億元,貨場分為鐵路作業區和物流配套區兩個功能區塊,分別與中國鐵路上海鐵路局集團和浙江省鐵發集團進行合作建設,目前開通有篷車、海鐵、內陸等班列,成為長興地區制造業企業原料購入和產品輸出的重要交通方式。2020年完成鐵路貨運集裝箱10.87萬標箱。 公路港占地385畝,于2011年正式投入運行,目前進駐各類公路物流企業300多家,2018年引入傳化物流集團代運營,按照“整潔有序、降本增效”總體目標對公路港進行提檔升級,目前重點開展公路短駁、區域分撥、全國專線、倉儲物流、冷鏈物流等現代物流業務。2020年園區完成物流及供應鏈稅收2.88億元。 “鐵公水”港口占地390.73畝,總投資6.23億元,擬新建10個500噸級泊位,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占地146.2畝,總投資2.23億元,建設4個泊位、配套辦公樓和倉庫以及相關市政配套設施,航線直通嘉興乍浦港、寧波舟山港、上海港等出海港口,將為長興地區制造業企業進出口貿易提供最安全、廉價的運輸方式。2020年集裝箱量吞吐量3.8萬標箱。 物流新業態:此外,園區大力引進并鼓勵本地企業發展物流新業態,制造業配送中心、鑫達公鐵聯運集裝箱集散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天暢智庫物流產業園、全尚科技電商倉庫中心、北新國際木業華東運營中心等建成和在建項目為長興的貨源集聚、信息化提升、跨境電商發展、物流成本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1.4 國際產業合作園 長興國際產業合作園由浙江省政府批準設立,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產業園一期、二期按照德國標準建造,由德國FTA公司設計,以“產業集聚、生態園區、智造小鎮、人文社區”為建造理念,為來中國發展的歐洲企業提供一流的承接平臺和精準的服務。三期由知名的美國工業地產商為歐美客戶量身定制高標準廠房,已建成廠房約22萬平方米。國際產業合作園已入駐項目有世界500強三菱重工投資的普銳特、德國納德拉、歐盛騰、美爾森、德國伊鉑泰克斯、臺灣長盈機械、日本越宏新材料等外資項目。 1.5 新能源小鎮 從曾經的“電池之都”到如今的中國新能源研發創新先導區,位于開發區的長興新能源小鎮不僅打造了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更將這里塑造成一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低碳生活示范區。 新能源小鎮所轄區域北靠長興中心城區,因長興重要航道畫溪新港(即長湖申航道)穿境而得名,前身為長興城關鎮雉城鎮,曾先后獲得了全國千強鎮、生態優美鄉鎮、省級中心鎮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天能、超威兩大上市集團總部坐落于此,轄區內擁有企業530余家。作為浙江省以“新能源”命名的產業類特色小鎮,匯聚了超威、天能、中鋼、浙能、鋰盾、大象新能源等新能源龍頭企業,共有新型電池、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太陽能光熱光伏、新型材料等企業100多家。 2.1 長興簡介 長興縣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西北部,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蘇、浙、皖三省交界,是長三角國家重大戰略西核心區,區位優勢明顯。全縣縣域面積1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38萬。 長興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春秋吳越爭霸時期,吳王闔閭派弟夫概居于此并筑城,得名“長城”。長興建城于晉武帝太康三年,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有“帝鄉佛國”之稱,是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出生之地,也是中國茶文化發祥地之一。明代散文大家歸有光、小說家吳承恩曾同治長興。 長興經濟活躍,發展迅速。多年來,長興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形成了“1+4+2”產業體系,新能源產業成為全國產業集群50強之一,先后獲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中國工業百強縣等榮譽,是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2.39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21.7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7.55億元。 長興生態優美,社會和諧。城市化率達到62.8%,城鄉居民收入比1.65:1,是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全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縣。平安長興奪得“十五連冠”,被授予“星平安金鼎”。圖影濕地、顧渚茶鄉等景區風景秀麗,并建有世界級旅游綜合體“太湖龍之夢樂園”。 長興,一座正在崛起的山水園林現代化新興城市。 2.2 投資環境 科技金融環境:長興縣是全省唯一省級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試點縣,2016年12月入選浙江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全縣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6家,省創新型領軍企業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84家,省農業科技企業43家,省級企業研發中心118家,省級企業研究院22家,重點企業研究院4家。在金融服務方面,我縣太湖資本廣場已集聚啟賦資本、寶鼎資本、嵩山資本、龍蠡資本等1100余家金融新業態機構,時刻為企業解決創業經營中的難題。 人才教育環境:長興縣擁有3所國家級、2所省級重點職業學校,4所省級特色示范高中,其中長興中學為省一級特色示范高中,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浙江省交通運輸廳,是交通運輸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20年全縣應屆中職畢業生2971人,其中直接就業1524人,95%以上留在本地就業,據統計升學的學生有70%以上返回長興就業。縣人才總量達到20.28萬人,全縣累計集聚高端人才527人,其中自主培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項目29個,入選省“海外工程師”31人,入選“南太湖精英計劃”項目279個、“南太湖特支計劃”項目57個。 醫療衛生環境:長興縣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縣域醫共體建設形成了“體系整合優質高效、三醫聯動緊密有效、信息支撐落實見效”的系列改革成果,相關做法得到了國家和省市衛健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國范圍內引起較大反響和關注,先后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國家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連續三年榮獲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優秀獎。醫療設施先進齊全的縣人民醫院掛牌浙醫二院長興院區,實行一張發票集團化管理。截至2020年底,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50家。 人居生態環境:長興縣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等榮譽稱號。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7.42%,建成區綠地率達43.42%,生態環境優越。縣內各類高檔餐飲、文化娛樂場所600余家,總投資251億元的世界級旅游勝地—太湖龍之夢樂園已對外營業。 行政服務環境:長興縣始終堅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保護好每一家外來企業”的服務宗旨,突出“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代表長興形象”的服務理念。近年來,長興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推出一系列為企業投資并聯審批、聯審聯辦、項目代辦、一門受理等服務機制,精簡審批環節,優化服務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各項審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2021年,長興完成全市首個“最多15個工作日”審批改革項目。 |
|
|
|
![]() ![]() |
|